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8章 沉船

年,还是要回家过的。

萧嘉穗来辽东,本来就是来犒赏三军的,因为有些军队,就没法回家过年,比如前军和燕云骑。

他们是要驻守在辽东的。

因为辽东这地方现在有点乱。

这其中又涉及许多调整,最重要的便是投奔的渤海族、燕云地汉儿百姓投奔的安置,是调整到高丽北部?

还是就近安置在辽东?

很多事情,需要考量利弊,但是做之前,实际也只能推演未来的可能,这时候,需要一个拍板的人,在梁山,这个人就是王烨。

王烨做出的决定说不上对错,只能算是选择。

王烨选择把他们拆分安置,大部分安置到高丽半岛。

如今高丽北部,几处平原的开发已经大体看出样子来了,当然,农田开垦,最重要的是挖渠引水,做灌溉。

只要水利做好,剩下的就交给老天。

而现在,为了安置这些人,尤其燕云地汉儿这些人,需要做的就是村镇、县衙、区划、百姓迁徙布置这些琐碎的事情。

如今的梁山做这些,已经没当初那么难了。

人是有适应能力的,一个组织或者说政权也是,曾经的梁山缺官吏人才,如今已经超过三百万百姓,就不那么缺了。

一是名分的改变,让一些读书人,尤其是江南的读书人,甚至是各地的吏,放下心中那点坚持,投入到梁山建设的过程中。

二来,也是王烨一直坚持的军队读书规划,差不多到了收成的时候了。

人这个群体,只要基数够大,总能找到灵醒的和出挑的,军队养成的忠诚与纪律的习惯,也能让这些人在做吏的时候,迥异于那些有做事经验的大宋来的“吏”。

经验和忠诚,优势互补,完美衔接。

好吧,实际操作过程中,当然不会那么完美。

自然也有原本正直的退伍士卒,被滑吏给带歪的。

好在让王烨欣慰的一点就是,这个时代的道德水准,尤其是能吃上饭之后的道德水准,大体还是让人信得过的。

当然对王烨来说,道德水准是个相对麻烦的事情,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王烨做的最难的事情,便是调整自己的三观,好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另类。

··· ···

腊月二十,大致安排了辽东诸事,王烨就开始动身回济州岛了。

从辽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