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章 驰道

最骚的是工程日后若是出了事,被追责的也是他们,可谓是集甲方、设计、技术总监、包工头、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于一身,真就拿着买白菜的俸禄操着卖白粉的心。

因为会写字,并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后,张伟甚至能开始帮着起草公文,就更受管事官员的看重了,时常带着他,与他讲解一些专业的知识。

有闲暇时,张伟也会无偿帮工地上的人写信,帮他们联系信客(隋唐时期一种职业送信人,会用密封的竹筒保存信件,保证隐私安全和不被损坏),寄家书回家报平安。

至于远安县的其他人,大多都做了苦力,有些会点木工瓦工活的做了学徒和工。雷虎靠着贿赂管事官员做了一名工头,天天带着人去三涂山伐木,为工程提供木材和柴火,自己则每天借了张伟的铁胎弓去射鸟,偶尔打到些猎物,也都进贡给了上级管事的官员,所以对于雷虎游手好闲的作为,那些官员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全当没看见。

不过雷虎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至少远安县与其他地方的人起冲突打群架的时候,他都是冲锋在前,凭拳头扞卫了自己人都有块木板当床铺的权利。

雷豹则去做了一名厨子,半个月后因为烧菜好吃,被调去专门给官员烧小灶。没错,工地上的饭食也是分等级的,官员和匠是最好的,每天有肉有菜,工、工头、还有张伟他们这种辅助官员干活的次之,每日也有一片肉和一条青菜,做学徒和苦力的最差,咸菜配米粥,并且除了官员,所有人的米粥每日都在逐渐变得稀薄。

因为经常能接触到管事的官员,张伟对这个解决关中平原吸血(运输)能力不足的工程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由于三门峡横亘在黄河航道之上,京师在关中平原的王朝就只有两个办法,拿人命填和绕开它。

绕开三门峡常用的方法是在洛阳东侧就离开黄河航道,进入洛水后再转道谷水,通过这条水道途经新安县(今河南新安)抵达渑池,再走陆路抵达陕县,重新进入黄河航道,最后进入渭水,抵达长安附近。

但这条路线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谷水水道狭窄且浅,大船难以通行,运力有限;第二,从渑池到陕县的道路可不是一片坦途,中间有不少丘陵地带,限制了马车的运输能力。

对于这一困境,那位工程的总负责人尚书令兼河道转运使韦信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分路分批次运输。

首先拓宽谷水和涧水的水道,以渑池和陕县原有的百里官道为基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为您推荐